水肥一体化主要原理
来源:
|
作者:武汉睿农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04-07
|
157 次浏览
|
分享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它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把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它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把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让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其核心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准配比
原理阐述:依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土壤肥力状况以及目标产量等因素,精确计算所需肥料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例如,在作物生长初期,可能需要较多的氮肥来促进枝叶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增加磷钾肥的供应,以提高花果质量和产量。
示例说明:以种植番茄为例,在番茄定植后的缓苗期,每亩地可随水冲施含氮量较高的水溶肥5 - 8公斤;到了开花坐果期,每亩地则需要冲施含磷钾量较高的水溶肥8 - 10公斤,以满足番茄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2. 均匀混合
3. 精准灌溉
原理阐述:借助滴灌、喷灌等灌溉系统,将肥液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滴灌系统通过滴头将水肥缓慢、均匀地滴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中,使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流失。
示例说明:在果园中采用滴灌系统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时,每个滴头的滴水量和滴水间隔可以根据果树的品种、树龄和土壤墒情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成年果树的滴头每小时滴水量可控制在2 - 4升,滴水间隔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设置为1 - 3天,确保果树根系始终处于适宜的水分和养分环境中。
4. 按需供给
原理阐述: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需肥规律,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养分含量以及气象条件等信息,自动调整水肥供应量和供应时间。实现按需供给,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示例说明:在一些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基地,安装了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气象站。当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到土壤水分含量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灌溉系统,并根据作物当前的生长阶段和需肥情况,精确控制肥液的浓度和灌溉量。同时,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测气温、光照、风速等气象信息,根据气象条件调整灌溉策略,如在高温干旱天气适当增加灌溉量和灌溉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