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植物的主要栖息地,可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及整个生长循环都发生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根系能为植株提供支撑,防止植株倒伏。不同的土壤其质地、颜色和物理化学性质都不同。肥沃的土壤不需人为干涉很多就可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而一些肥力低下的土壤,其保水性差,有效养分含量低,因此必须人为补充植株需要的养分。
没有一家药厂能提供土壤修复药剂,因为它是土壤有机质而不是化学药剂。收获作物时,我们会把田间的一切都收走,因为这关乎产量,但同时我们也把维持土壤健康的有机质拿走了。其实,我们可以轮作一些产季结束后仍留在田间的作物来将有机质归还给土壤,这些作物称为覆盖作物或服务作物。覆盖作物一般种植在经济作物之间(作物行间,两季作物之间),其主要作用是保持土壤表面有遮盖物,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氮肥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覆盖作物生育期结束后会被留在田间土壤中,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另外,覆盖作物能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的风险。长久来看,再生农业下的土壤更加稳定,肥力更高,产能也更高。
介绍了这么多,那滴灌和再生农业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答案是非常多!
以地埋滴灌这种滴灌模式为例,因为滴灌管埋在土壤中,农户耕作时会格外注意耕作的深度,以防翻耕损害滴灌管。一般滴灌管埋在地表以下25-40cm,埋深在30-40cm时,种植户可以进行集约化耕作。浅埋25cm或是20cm,种植户就得免耕或少耕作了。此外,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滴灌下土壤的湿度对微生物活动更合适,在植株整个生育期,耕层土壤湿度始终在田间持水量附近,利于植株生长,而且,滴灌管还能用来输送肥料和杀虫剂,大大减少了大型机械对土壤的碾压。
通过多级过滤系统,废液和滴灌系统中的水混合被稀释,然后再用来灌溉农田。废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养分如氮、磷、钾和有机质,因此这样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再生农业实现了废液变肥料的循环经济。
再生农业是一种方法,它不能被很快的应用,要实现向再生农业的转变,需要了解最合适的农业实践。其结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通常需要好几年才可以显现。除了工具的转变外,再生农业更是思维和理念的转变,我们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这种模式,这也势必成为一种趋势。